图片名

全国服务热线:18937119788

陕西宁波推行一卡通“文化卡”

分类: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:2022-08-25 37062次浏览

 刚刚过去的周末,宁波29岁的企业白领叶炜揣上一张“文化卡”,便过了一个充实而文...

 刚刚过去的周末,宁波29岁的企业白领叶炜揣上一张“文化卡”,便过了一个充实而文艺的周末:周六,到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看了大半天书,“文化卡”可借书;傍晚,参加一家教育机构免费的“注意力测试”,“文化卡”当会员卡用;周日,去咖啡馆参加一场小型音乐沙龙,“文化卡”可抵入场券……
  在宁波,一张“文化卡”可以消费多种文化产品。
  “文化卡”是2014年宁波首推的“一卡通”公共文化服务项目,一张卡绑定全城主要文化机构和企业,包括书店、影剧院、博物馆、娱乐、艺术品市场、旅游等文化机构及文化企业,持卡消费可打折。两年来,签约文化机构和企业近400家,发卡36余万张。
  “文化卡”方便、优惠。叶炜说,他在新华书店买了两本书,原价56元,刷卡可打8.5折,“折扣看起来不大,可经常买书的人都知道,书店的VIP会员也只拿到9折。‘文化卡’还能不定期买到5折特价书,在宁波音乐厅刷卡看演出还有半价票,比平时的‘特价场’还便宜。”
  自从兜里揣上了“文化卡”,无数个“叶炜”发现自己的文化消费不自觉地多了起来。这个“多”并不完全是因为优惠力度。
  叶炜举了一个例子,很多文化企业都有自己的消费充值卡,七家八家加起来能收罗一大叠。比如到宁波文化广场看剧,要打折得充钱,存1000元打8.5折,偶尔看一两场还要办卡,一“懒”就索性不看了。
  一个“懒”字,说明文化消费渠道没有打通。
  近几年,宁波文化消费机构和企业快速增长,大大小小达到几千家,文化产品相当丰富,可老百姓的文化消费却仍显“保守”。数据显示,城乡居民家庭文化消费在消费性支出中的比例仅为7%左右,农村只有3%,远低于国际水平。
  “文化卡”一手牵着文化企业,一手连着文化消费者。“推出‘文化卡’就是要激活文化消费通道,让文化消费也能像其他公共产品一样,方便、价廉。”宁波市文化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,甬城“文化卡”采用政府引入市场化运作、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。政府负责出台“文化卡”惠企政策、扶持商家,撬动社会文化资源,让文化企业切实让利于民,引导与拉动市民文化消费。
  宁波市政府每年的文化产业扶持基金约为2000万元,部分用于采购公共文化服务,低价或免费提供给公众。今后,这些政府采购项目将与“文化卡”关联,还将对销售额排名靠前、受市民欢迎的文化单位进行一定的奖励。
  数据说明“文化卡”的拉动效能:今年一季度,使用“文化卡”的文化消费达到5000万元左右,预计全年可达2亿元左右,比去年增长近一倍。
  不久前,音乐“美谈”俱乐部又开讲了,五六十位音乐爱好者集聚在一家咖啡馆,分享各自眼中古典音乐美的元素,每每有人感叹获益匪浅。这个特殊俱乐部便是伴随着“文化卡”而生的。“我们通过‘文化卡’消费大数据,分析出哪些人群偏好古典文学和音乐,然后精准定位、策划活动,定向给这些人群发送信息,组织一系列‘美谈’文化活动。”“文化卡”项目相关负责人钟声说,短短半个多月时间,“美谈”便聚集起上万名粉丝。另一个本地独立音乐社团“城门口”也看中了“文化卡”的巨大培育功能,两者合作,策划众筹室内音乐节,如今,社团粉丝已经有好几万人了。
  在钟声看来,未来文化消费是细分化的,而这些用“文化卡”聚集起来的人群能够把各类文化消费黏合起来。通过一个个文化社群展开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,将会培育未来更大的消费市场和文化氛围。
  “一旦有了全城百姓观看剧目偏好的大数据分析,我们便可以按此来引进演出,避开消费弱点。这对企业来说,能准确分析市场,减少了经营盲目性和风险。”宁波文化广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魏雪梅深有感触。一年多下来,“文化卡”记录了百姓消费,也成为企业经营靠得住的参考数据。

相关标签: 一卡通 水控机 ic卡